近日,包头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郝森团队通过腮腺切除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邻近皮瓣修复术,成功为一名中年男子切除了右脸上长了7年的腮腺肿瘤,彰显了该院在头颈外科肿瘤领域的区域领先地位。
小疙瘩拖成大肿瘤
7年前,42岁的古先生(化姓)右耳前的脸颊上长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小疙瘩,很快在当地区院做了手术,没想到没过一年,“小疙瘩”又重新冒了出来。
未婚未育、父母也已离世的古先生生活本就拮据,“小疙瘩”又不疼不痒,也就未予理会,任其野蛮生长6年之久,直至长成一个10多厘米的大肿物,凸起在脸颊上,像紧握的拳头。
“这病不能再拖了!”古先生右脸上的肿物不仅严重影响了容貌,还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破溃、疼痛、右眼闭合困难……亲戚朋友们筹了些钱,古先生远赴包头(妹妹家在包头)寻求治疗。
展开剩余66%“患者右脸的肿瘤表面破溃,呈‘火山口样’,颈部还有多个巨大的淋巴结转移,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包头市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医生刘挚新介绍,经过检查,古先生被确诊为腮腺肿瘤,需要手术治疗,但是,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极高!
为了让古先生花最少的费用、做最好的治疗,头颈外科主任郝森率团队反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脸部如此大的肿瘤,切除后常规要用移植皮瓣修复,费用太高!于是,郝森制定了用耳后转移皮瓣修复缺损部位的手术方案。
妙手仁心获赞誉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7月8日,郝森团队在麻醉手术科室的配合下,为古先生进行手术治疗。
“打开后皮下都是鸡蛋大小的转移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所以颈部的几个功能区都清扫了。” 刘挚新介绍,手术比预想的还要困难,但郝森精准解剖、娴熟操作,完成颈部淋巴节清扫后,再切除面部肿瘤。
肿瘤侵犯了颧骨表面、咬肌、表情肌、颞肌,包括面神经,手术切除的范围很大。郝森精准操作,控制出血,完成面部肿瘤切除后,将一个巨大的耳后枕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缺损。
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手术顺利完成。“我们的术中预案很完善,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精细,出血控制得很好,也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刘挚新介绍,从古先生入院治疗,到手术、术后护理、换药,整个过程中,头颈外科包括手术科室,将能免的费用都免了,让古先生花费最低的费用,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术后,古先生恢复顺利,康复出院。他将带着方案回当地继续接受放化疗等相关治疗。
“感谢郝森主任,感谢包头市肿瘤医院!”出院前,古先生和叔叔操着浓重的方言一个劲儿地对头颈外科郝森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关爱表示感谢。
温馨提醒:腮腺瘤一经发现要及早治疗
“临床上腮腺肿瘤大部分是良性肿瘤,但若没有及时切除,肿瘤存在恶变风险,早发现、早治疗,手术损伤面神经及周围组织的风险会大大降低。”郝森提醒,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是三大唾液腺,这三个部位的肿瘤,即使是良性的,恶变风险也很高,一经发现,都要及早干预治疗。
撰稿:乌 兰 编辑:马艳红
一校:郝 森 二校:刘雨婷三校:马艳红
一审:郝 森二审:乌 兰三审:索文华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