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游戏史上最牛逼的饼,不是哪家厂商画的,而是600年前,一个叫朱棣的硬核玩家,用整个国家当服务器,给他干儿子郑和开的私服——《大明远征OL》。
这游戏,开放世界地图直接拉满到东非,技术美术领先全球几个世纪,核心玩法是“万国来朝模拟器”,氪金点?不存在的,主打一个国家掏钱,让你爽。
然后呢?玩了七个版本,正当所有人都以为8.0版本“远征新大陆”要上线的时候,服务器“砰”的一声,直接拔线了。
不是回档,不是维护,是直接删库跑路。
项目解散,图纸当柴烧,核心技术人员全部下岗再就业,连游戏攻略(海图)都成了禁书。
这就很魔幻。
这操作,约等于今天米哈游突然宣布《原神》关服,相关项目组原地解散,所有代码付之一炬,然后发个公告说“大家还是回来玩斗地主吧,那个不花钱”。
你是不是觉得脑干缺失的人才能干出这事?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这出游戏史上最离谱的“项目暴死案内幕”,看看是谁,用怎样的骚操作,亲手把一个本来能让中国玩家爽五百年的神作,活活作死的。
讲白了,这根本不是历史问题,这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每天都在各大游戏公司上演的办公室斗争启示录。
一、预算超支?不,是CFO掀了桌子
任何一个游戏项目暴死,第一个背锅的,永远是钱。
《大明远征OL》这个项目,烧钱烧到了什么地步?
郑和的宝船,一艘就是个移动的海上城市,排水量放今天也是个轻型航母。七个版本,前后二十八年,浩浩荡荡两百多艘船,几万人的团队,出去一趟吃喝拉撒,加上给海外各种NPC送的“版本更新福利包”,花销是天文数字。
换算成今天的黑话就是:这个项目的DAU(日活用户)全是海外穷哥们,付费率无限趋近于零,唯一的氪金大佬就是大明皇帝自己,还是拿全国纳税人的钱在氪。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国际主义花钱精神。
但公司的财务部门,也就是那帮看KDA比看游戏好不好玩还重要的文官集团,早就炸了。
他们每天打开账本,看到的不是“万国来朝,扬我国威”,而是满屏幕的“红色赤字预警”。
修长城,迁都,打蒙古……这些都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把预算拉满了。你一个太监带队,搞个不赚钱的“海外市场拓展部”,还天天要求追加投资?
你问钱去哪了?
永乐北伐打蒙古,是给服务器清病毒,刚需。迁都北京,是换了个更牛逼的总部大楼,面子工程。郑和下西洋,在财务眼里,就是市场部老大拿着公司的钱,去非洲搞了一堆用不上的“联动皮肤”(长颈鹿),还跟一帮小部落酋长称兄道弟,签了一堆毫无商业价值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这事儿,CFO能忍?
于是,当老CEO朱棣驾崩,新CEO朱瞻基上任,财务那帮PPT大神的机会就来了。他们拿着报表往新老板脸上一拍:
“老板,你看这个项目,纯烧钱,没产出,再投下去,公司就要破产了!我们建议,立刻,马上,砍掉!”
新老板一看,卧槽,再不砍,连给自己发工资的钱都没了。
于是,第一刀,砍向了钱袋子。这很真实。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真实。
二、办公室政治:当“技术大神”遇到“运营总监”
如果只是钱的问题,那都好办。大不了版本缩水,搞个付费DLC,总有办法。
但《大明远征OL》暴死的真正核心,是游戏圈永恒的矛盾——做游戏的,和卖游戏的,尿不到一个壶里。
郑和和他手下的太监团队,就是这游戏最核心的“研发部门”。他们是技术宅,是理想主义者,是朱棣这位大产品经理最信任的嫡系。他们坚信自己做的是一款改变世界的伟大作品。
但文官集团是什么?他们是公司的“运营和市场部”。
在他们看来,郑和这帮技术宅,就是一群仗着老板宠信,不看KPI,不计成本,胡搞瞎搞的“项目暴徒”。
你看他们给郑和上的眼药,翻译成今天的职场黑话,简直句句诛心:
“一个太监(没有完整产品经验的野路子制作人),带着几万人的团队(公司最精锐的开发力量),拿着公司最多的预算,天天在外面跑,不回公司打卡汇报,你想干嘛?技术入股,另立山头?”
“他带回来的那些海外用户反馈(各种珍奇异兽和香料),对我们国内市场的核心用户(农民伯伯)有任何价值吗?纯属浪费资源,影响我们主线版本的开发进度!”
(插一句,文官这套逻辑,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你每次提出一个创新玩法,然后被运营以“数据模型不好看”“不符合用户习惯”为由怼回来的样子?)
所以,当老老板朱棣一死,失去了最大保护伞的郑和团队,瞬间就成了整个公司运营和市场部门的眼中钉。
人家手里有笔,有舆论,有组织架构。他们能把郑和的“开疆拓土”,轻松定义为“劳民伤财”;把“扬威海外”,扭曲成“宦官干政,祸国殃民”。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办公室斩首行动”。
最终,内阁首辅杨士奇,这位运营大总监,一篇《罢西洋取宝船疏》递上去,等于直接告诉新CEO:“老板,要么开了这帮搞研发的,要么我们这帮搞运营的集体辞职,你自己选。”
刚上位的朱瞻基,能怎么办?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此,PPT战胜了代码,办公室政治KO了产品主义。
三、老板换届:新来的CEO不想玩了
说一千道一万,项目的生死,最终还是看大老板的脸色。
朱棣为什么力挺郑和?
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究极硬核玩家+大权独揽的独裁产品经理。他搞这个项目,一是为了秀肌肉,告诉全世界“我才是这个服务器的GM”;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癖”和“探索欲”。项目赚不赚钱,他根本不在乎,因为整个公司的钱,都是他一个人的。
但他的孙子朱瞻基不一样。
朱瞻基接手的是一个被爷爷和爹折腾得有点虚的公司。他是个“守成之君”,翻译过来就是“追求稳定和利润”的职业经理人。
他面临的局面是:
公司元老(文官集团)天天在耳边念叨要“降本增效”;公司账上(国库)确实没多少钱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大明远征OL》项目,是前前任CEO的“个人情怀项目”,所有权和收益权,都跟自己这个新CEO没半毛钱关系。
继续投钱,好处是前前任的,锅是自己的,钱袋子还空了。
停掉项目,能瞬间获得运营和财务部门的集体拥戴,还能在公司内部落下个“勤俭持家”的好名声,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更“稳妥”的项目上。
这道选择题,你会怎么选?
所以,朱瞻基亲手给这个史上最伟大的游戏项目,点了“卸载”。
他不仅点了卸载,还把安装包、源代码、乃至开发日志全都给删得一干二净。
这就很绝。老板不想玩了,这游戏……就必须死。
四、历史的服务器,没有如果
1433年,郑和在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病逝。
据说,他留下了一份草图,指向了更遥远的大陆。那可能是《大明远征OL》传说中的9.0版本——“失落的黄金国”。
但这份最后的DLC,随着他的死,彻底石沉大海。
我们今天回头看,总会觉得扼腕叹息。
如果这个项目能再多续两个版本,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新手村探险队”出门时,可能会在好望角遇到大明的“满级收费站”。
如果能把南美的银矿提前纳入游戏版图,大明后期的“服务器经济崩溃”也许就不会发生。
甚至,整个世界游戏的版本走向,都将是另一个故事。一个由我们来定义规则的故事。
但历史的服务器,没有“如果”选项。
当一个伟大的项目,被短视的财务报表、内耗的办公室政治和缺乏远见的管理者联手绞杀时,它的死亡就是注定的。
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大航海时代”,游戏出海,文化输出,喊得震天响。但每当我们看到某款备受期待的国产游戏宣布延期、缩水甚至暴死时;每当我们看到有才华的制作人因公司内斗而出走时;每当我们看到一个绝妙的创意被“市场数据”无情否决时……
不妨想想600年前,龙江造船厂那些被付之一炬的宝船图纸。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烧掉的,从来不只是一堆图纸那么简单。
那烧掉的,是一个文明向外探索的勇气,和继续领航下去的底气。
愿我们,永远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毕竟,这个世界那么大,不该只在别人的服务器里,当个氪金玩家。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