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鲁迅先生文章朋友,可能会像我一样,好奇他在日记中经常提到的二荦铺是什么样的。
北京有句老话叫做“打牙祭”,有钱没钱都去吃点好的。
有钱就去馆子吃点好的。如果没钱,那么就去二荤铺吃点好的。
关于二荤铺这一名称,普遍有三种说法,有人说是猪肉和羊肉称为二荤;有人说是肉和下水(动物内脏);还有人说店家卖荤菜算一荤,客人带来食材并由店家代其烹饪又算一荤。
把资料显示:现在的砂锅居、天福号、柳泉居等就是曾经的二荤铺。
大酒缸+二荦铺 有酒有肉快意人生
展开剩余78%我在798发现了这家老北京二荦铺小酒馆。
听说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的是:有酒有肉快意人生。
他们家,带酒水人均不到60元。
虽然叫二荦铺,但是散打白酒的感觉,也会让联想到《北平风物》提到的“大酒缸”。
在《北平风物》中对大酒缸有明确的记述:“‘大酒缸’是卖酒的生意,可是屋里没有桌子,无论地方大小,屋里全是埋在土里四分之一的‘大酒缸’”。
散打北京老酒
大酒缸里的酒有黄酒和白酒。
酒有5年的也有10年的。
价价也不贵:窖藏十年纯粮酒(52°)9.8元/两、窖藏5年纯粮酒(52°)4 元/两、北京老酒(半斤)20元/壶。
地道京味酱卤大拼盘
羊肝、羊眼睛、羊拐……
酱得地道,味道醇厚,一点不咸。
空嘴吃都好吃。
搭配老酒,更是畅快。
也可以用芝麻烧饼夹着吃。
白水羊头佐酒食
在中国,羊头不同于牛头或猪头,因为它肉少、骨头多,大多数地方都当做废料。
但在北京,羊头可是上品。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的一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白水羊头的特点:“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撒)得如飞雪,薄薄切成与纸同。”简言之,切得薄如纸,洒椒盐吃。
它们家用牛角做筒,顶部有小孔,往下撒椒盐。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客人都用错方向。
白水羊头佐酒食之,是老北京的经典吃法。
曾有人写道:“用心咀嚼渗酒,为无上妙品。”这里用了一个“渗”字,可见喝得有多慢。慢吃细品小酌,木心先说:“从前慢”。
白水羊头很适合夏天吃,因为它越凉吃起好。肉柔中带韧、十分筋道,既耐品又耐嚼。”
相传,抗战时期,身在重庆的梁实秋非常想念北京的白水羊头肉,日日期盼能再次吃到白水羊头肉,一直痴痴地等了七年。
解压的手撕羊头肉
满满的一大盘子端上来,很是壮观。
据介绍,羊头要卤水慢炖,直至羊头酥烂。一天只做15个羊头,去晚了就享受不到这个美食。
羊头肉软嫩、细腻、筋道,手出力一掰就开。
手撕羊头肉的过程十分解压,此时不下点美酒,怎么能叫社会人?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