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什么会同意停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这次伊以冲突的6个损失者到底是谁啊?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发了一条帖子,说伊朗和以色列同意停火,这个消息瞬间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大家都在猜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伊朗和以色列决定停战呢?
你得知道,以色列在打伊朗之前可是公开说过,他们的军事行动就是要“把伊朗国内的核设施彻底干掉”。可现在就算美军出手,轰炸了伊朗的三个核设施,但谁知道伊朗的核设施根本没被“彻底摧毁”。
简单来说,就是以色列军队的目标没实现,他们自己也承认只是把伊朗的核计划推后了几年。那既然这样,以色列咋突然就说要停火了呢?
以色列停战的真相其实是因为防空导弹打光了,加上战略上也搞错了,处在两难境地。
以色列这次停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反导系统弹药快用完了。自6月13日冲突一开始,伊朗朝以色列发射了超过450枚导弹和1000架无人机,里面还包含了“泥石”中程导弹和“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这些新玩意儿。
以色列靠“箭-3”反导系统来拦住这些导弹,但每发“箭-3”得花1200万美元,而伊朗的“泥石”导弹才400万美元,这样一算,两边花钱的比例是1:3。更糟糕的是,伊朗后来发射的那种高超音速导弹和集束炸弹,连美国的“标准-3”反导系统都拦不住,结果美以的拦截成功率从最开始的90%一下子降到了65%。
据美国媒体说,以色列的“箭-3”导弹存货最多也就撑个十来天。到冲突后期,他们已经不得不实行“导弹分配制”,只拦截那些重要的目标。美军虽然在地中海的“宙斯盾”驱逐舰上帮忙,但“标准-3”导弹一年也就生产60枚,消耗得比补充还快,真是捉襟见肘啊。这类“高耗费低效果”的消耗战,搞得以色列每天得花2.85亿美元来拦截,真是压力山大啊。
与此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并未达成。虽说以色列军队说“把伊朗的核计划拖延了好几年”,可美国的情报报告却显示,袭击之前,伊朗已经把大部分浓缩铀转移走了,而他们的核设施地下那部分根本没被干掉,想恢复生产也就几个月的事。
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导弹攻势让以色列的“安全神话”破灭了,特拉维夫这些关键城市第一次遭受到直接攻击,老百姓都开始紧张了。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只好选择停火,好等美国送弹药过来。
六个输家浮现了出来:从国家到普通老百姓都受了伤。
以色列虽然在战术上有些成绩,比如击打了伊朗的核设施和无人机基地,可是他们的战略目标——彻底毁掉伊朗的核能力——可是完全搞砸了。伊朗不仅用导弹反击展示了远距离打击的本事,还第一次在以色列本土造成了平民伤亡,动摇了以色列军队“不可战胜”的形象。
更可怕的是,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暴露了致命的短板:面对超音速导弹和低价无人机群,“铁穹”“箭-3”等系统的拦截成本和技术瓶颈,让人觉得撑不下去了。以军在冲突中消耗的数千枚拦截弹,需要美国紧急支援才能补充,这进一步凸显了以色列对外部力量的依赖。
美国在冲突中插手得这么深,完全暴露了它那种“双重标准”和“炮舰外交”的真面目。特朗普政府起初说“咱不直接打仗”,结果又派B-2轰炸机去炸伊朗的核设施,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做法让国际社会强烈反对。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美国的军事行动并没达到想要的效果:伊朗的核设施不仅没被彻底毁掉,反而让伊朗在核计划上加快了步伐,还得到了更多周边国家的支持。美军拦截弹药的惊人消耗,以及在高超音速导弹面前的无力感,让其全球反导体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毫无疑问,伊朗在这场冲突中受损最严重。以色列军队的空袭把他们的核设施打得稀巴烂,很多核科学家也死了,防空系统几乎都被撕开了。虽然伊朗通过导弹反击显示了抗压本事,但他们两千枚导弹里已经用掉了四分之一,还有一些发射装置被干掉了,短时间内想要恢复高强度的攻击能力可不容易。
更糟糕的是,伊朗的经济和社会局势也受到影响:南帕尔斯气田被袭击,能源供应紧张,老百姓对战争的怨言越来越大。不过,这次冲突让伊朗也获得了一些战术上的好处,比如验证了高超音速导弹的突破能力,也加深了跟俄罗斯等国家的武器合作关系。
冲突让中东的安全局势越来越像“丛林法则”了。以色列的空袭加上伊朗的导弹反击,搞得这地区的力量平衡都乱套了,沙特、土耳其等国也开始重新琢磨自己的安全策略了。
更麻烦的是,冲突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也门的胡塞武装说要重新开始攻击红海的船只,黎巴嫩的真主党也在加紧对以色列边境的渗透,地区的代理战争可能会越来越大。伊朗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可能进一步深化,这将改变中东地缘格局的力量对比。
冲突对老百姓的伤害是最明显的。以色列那边,伊朗的导弹打下来,至少害死了24个人,伤了1272个,1.5万间房子给炸坏了,成千上万的人都没地方住了。伊朗那边说,以色列空袭死了400多个人,伤了3056人,里面还有54个妇女和小孩,以及5个医护人员,德黑兰等地的医院都挤爆了。
更狠的是,双方都把民用设施当成目标,比如伊朗的导弹砸了以色列的苏鲁卡医院,以色列又去空袭伊朗的居民区和医院,这种“随便打”的做法真是严重违反国际法,搞得人道主义危机越来越严重。
停火背后其实暗藏着水深火热的情况:既有拖延的策略,也有地缘利益的较量。
现在这停火协议是微微一触就散,根本的矛盾还是没解决。以色列虽说同意停火,但它明确表示“我们有权自卫”,还是在加沙地区继续进行军事活动。伊朗坚持要以色列先停手,不然谈啥都没用,同时还警告会继续采取报复行动。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可能趁着停火的时候往以色列送更多弹药,准备再打下一轮。
长远来看,伊朗核问题和地区霸权的争夺,依旧是导致伊以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伊朗可能趁着停火的机会加快搞核技术,而以色列可能会借口“伊朗核威胁”来发起新的攻击。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跟以色列的激进政策之间的矛盾,还是会继续影响这一地区的局面。
这次冲突又一次告诉咱们,打仗解决不了那些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就得好好聊聊,坐下来谈一谈,建立起互信的关系,才能让中东地区安稳长久。要不然,六个输家的名单就会越拉越长,咱们这儿甚至全世界都会因此遭殃,代价可不小哦。#图文打卡计划#
股票配资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